認知障礙症的香港情況
認知障礙症是一個腦神經疾病,因腦細胞缺損引致喪失記憶及腦部功能退化。最常見的兩類認知障礙症是阿茲海默症及血管型認知障礙症。阿茲海默症佔整體數字的六至八成。因 腦內組織產生變化,積聚了一些蛋白質的沉積物,導致周圍的腦細胞死亡。血管型認知障礙症則佔約一成,由腦部血管受阻塞引起,常見於中風及其他腦部受損的個案。
認知障礙症與年齡增長有密切關係。 在香港,仍居於社區內六十歲以上的認知障礙症患者估計將由二零一零年的九萬人颷升至二零三六年的廿三萬人。這對長期照顧服務造成一定的社會及經濟負擔。
認知障礙症患者隨著病情發展大致會經歷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患者仍能獨立生活,惟在解決問題會上開始出現障礙、容易忘卻近期發生的事、掉失及不適當地放置物件等。第二階段,患者在日常起居方面如:穿衣、洗澡,變得難以應付;他們亦常有半夜醒來在屋內遊蕩或找東西吃的情況出現。第三階段,日常起居均需別人全時間照料,他們亦會逐漸失去溝通能力,最後不能行走、吞嚥及易受細菌感染。
照顧者常犯的錯誤
照顧家中的認知障礙症患者是一項勞心勞力的工作,為照顧者帶來巨大壓力。在缺乏適當的支援及指導下,容易出現以下的錯誤,對患者的腦部功能及心理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1. 幫患者完成所有事情
患者初期仍有能力應付日常事務如:煮食、清潔家居。由於間或會忘記關掉爐火及其他家庭電器,照顧者發現後往往會因擔心導致家居意外而阻止他們再做這些家務,然後代替他們做所有事情。
2. 禁止患者獨自外出
照顧者的其中一個夢魘是患者外出後忘記歸家路而走失了。嚴禁他們獨自外出令一些仍活躍的患者與家人產生磨擦,彼此關係變得劍拔弩張。患者因缺乏戶外及社交活動容易導致抑鬱及體弱。
3. 主導患者的日常生活安排
照顧者通常會為患者安排他們認為合適的活動,但鮮有直接詢問患者的意願。患者有時只能整天坐於電視機前,電視機變成了看守者;或是受到二十四小時的看護,沒有獨處的機會。
認知障礙症 智能家居系統
甚麼是智能家居系統?它可以如何為認知障礙症患者提供幫助呢?智能家居是在家居內安裝一些感應器及設備,透過這些輔助性的生活科技,令患者可繼續安心留家居住而無需擔心安全問題。系統不會干擾日常生活,同時能掌控家居內各項環境,並在偵測到潛在家居危險時及時向照顧者示警。若配合一些穿戴式的生物醫療儀器,可為患者提供一個全天侯的照顧方案。
設置了智能家居系統,照顧者可放心讓患者繼續做一些日常事務,令他們感到受尊重及有價值。若患者忘記關上爐火,廚房內的溫度感應器及移動感應器,會在偵測到室內溫度上升至某一水平而沒有任何人在內時發出警示。同樣地,在門上安裝的移動感應器可於患者處於室內但在日間長時間沒有偵測到任何活動時,發訊息至照顧者,提醒照顧者察看或致電患者是否有異常情況出現。若患者外出活動或散步,忘記歸家路或走失,配戴了具備全球定位的追蹤器可協助確定其身處位置。
總括而言,智能家居系統是一個合乎成本效益的方案,讓患者能留在家中安心地生活。讓他們能更獨立自主,提昇生活質素,同時減輕照顧者的壓力。
香港的智能家居系統
在歐美國家,以智能家居系統作家居照顧及輔助日常生活日趨普遍。例如:在挪威的亞比利亞 ( Abilia ) 創建的智能家居系統,利用一個平板電腦連接安裝於全屋之無線感應器以偵測各種情況。門是打開了或是忘記關上,又或是爐火未關上,系統會向患者及照顧者示警,提醒他們有關危機。系統還可就日常事務發聲提示,如:提醒按時服藥。
在香港,智能家居系統還未普及。現有系統多是費用髙昂及只限於家居自動化。康概念及 Tronico 公司預見智能家居系統對認知障礙症患者帶來巨大的益處,携手發展了一套價錢大眾化的智能家居系統 —-『安然智能家居安全系統』。這系統於剛結束之 50+ 博覽 2017『前退休人士及長者博覽』展銷攤位中展出,稍後會與非政府機構及醫護人員合作展開先導計劃,以取得更多應用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