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概念

2017年1月客戶通訊 – 以嶄新的的醫療模式應付人口老化

1) 新的健康護理思維

思維模式(paradigm),好像我們的眼鏡片。通過眼鏡片,我們了解這個世界。《與成功有約》的作者,史提芬·柯維博士(Dr Stephen Covey)曾說:「人要達到小的改變,只需改變態度和行為;但要達到大的改變,則必須改變思維」。現時,社會對醫療制度的思維模式限於傳統二元格局(市民被區分為「有病」與「無病」),但這種分類方式比較適用於傳染病,而非所有的健康狀况。波士頓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桑德洛·伽利亞醫生(Dr Sandro Galea)認為,我們要視健康為一個漸變的狀態(Continuum)。即是說,沒有人是百分之百健康或絕對不健康的。

於現行的思維和制度下,市民有病便找醫生。醫生是專家,病人的責任是接受醫生的診斷和治療,無病的市民是不會找醫生。若我們視健康為一個漸變的狀態,不同年齡的市民均須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並為自己的健康負責。每個人亦需要採取適當的行動,維護自己的身體健康。醫療制度的目的是改善全體市民的健康,及協助他們對傳染和非傳染疾病採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尤其是和生活習慣關係密切的長期病患。

現時醫療制度的最大問題,是用於照顧長者和長期病患者的醫療開支太高。醫藥進步使人的平均壽命大大提高,但很少人到臨終時仍能保持身體健康。如果人只能疾病纏身地逝去,延長平均壽命意義何在?還是他們要負擔昂貴的藥物,以換取數年苟延的生命?

我們要在新思維下建構一個預防性、以社區為本的醫療模式。整體的醫療開支,會比現行制度減少很多,卻能惠及成千上萬的市民。

2. 建構嶄新的醫療模式

每一名社會企業家均希望以不同的方式改變世界。在2016年底,我和於中文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任教的徐仲鍈教授會面,知悉徐教授成功開發出了一個 「全自動化視網膜圖像分析系統」(Automatic Retina Image Analysis, ARIA)。這個系統能分析視網膜影像,計算病人中風的風險。結合這項創新科技、日漸普及的可攜性裝置 (Wearable devices) , 和長期病患的自我管理方法,我開始建構一個新的醫療模式,它有三個重要元素:

在接下來的六至九個月,我會與一些社會服務機構合作,測試這個新的醫療模式,期望成為社會創新的力量。我們會依循精益創業 (Lean Startup) 的指引,設計一個最低成本但可行 (Minimum but viable) 的方案,推行一個先導計劃。